角楼,这个仅有百余平米巴掌大的一小块区域,在每个工作日的早晚高峰时段,汇集了友谊校区来自东西南三个方向穿梭过往的各类行人和车辆,包括大小型汽车、自行车、老年代步车、婴儿车、小推车、大学生、中小幼学生、教职工、家属等,真可谓是名副其实的黄金三角区,因此角楼早晚高峰的交通疏导工作尤为重要。
对角楼交通疏导岗的执勤队员,必须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具有较高的交通指挥专业素养,比如能同时快速应对各方来车、行人及各种紧急状况,做到眼疾手快、镇定自若、机智应变。刘雨松就是这样一个人,在他用心、专业的指挥下,角楼早晚高峰时段的交通秩序情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和缓解。作为一名交通巡逻岗队员,刘雨松深知自己肩上扛的责任重大,校内交通安全关系到学校的安全稳定,容不得半点马虎。
在常人看来,交通指挥工作简单而又平凡,每天都在重复性地做着同样的甚至是机械的动作,长此以往会感到枯燥无味。经过笔者为期一周多的实地调研考察后,每天早晚高峰期刘雨松在角楼三角地带进行交通执勤所摆出的交通手势、行走的步数、喊出的口令等等,都让人惊叹不已。据统计,每天早晚高峰期一个小时时间里,通过角楼的各类车辆1600余辆,各类行人2700余人次,刘雨松在此处要来回走出2400余步,摆出的各种交通指挥手势3500余下,同时不间断不停歇地发出“小心电动车、自行车,行人慢点走、走人行道,推婴儿车的请走道沿上面,请不要在此处掉头,尽量靠边骑车,来、快过快过…”等各种指挥口令。
笔者在调研期间与刘雨松闲聊对这份工作的体会如何,他说:“我能有幸成为一名西工大友谊校区校卫队的交通巡逻岗队员,深感自豪和骄傲;能作为一名守卫工大师生员工安全的保卫人,更觉得是一份荣耀,我会竭尽全力为创建平安校园、秩序校园、和谐校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认为交通执勤工作是一项对责任心、协作性要求都很高的工作,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一年半时间以来,明显感到自身的担当精神和团队协作意识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刘雨松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面对困难不屈不挠,面对师生他又有用不完的耐心和精力。他认为在西工大保卫处校卫队工作,有一种家的归属感和安全感;有时面对不理解和各种抱怨指责时,也时常会觉得委屈伤心。但刘雨松说:“在我眼里,西工大的师生员工都是自己的家人,家人之间难免会出现矛盾,理解就好。”正是因为他的这种良好心态,所以执行勤务时总能看见他的脸上时常挂着笑容,举重若轻、泰然自若。
刘雨松只是200余名校卫队员的一个缩影和真实写照。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群质朴的工大保卫人,在平凡的岗位上,肩负着整个校园安全这个不平凡的重任。
(文/孙燕萍;图/周军平、孙燕萍;审稿/薛康)